艺考网
全国站

(成语故事)一孔之见、坐井观天

chanong
2024-02-05 18:06:10
编辑说
​【成语】井底之蛙【拼音】jǐng dǐ zhī wā【英语】frog at the of a well ( of world)【近义词】一孔之见、坐井观天【反

【成语】井底之蛙

【拼音】jǐng dǐ zhi wā

【中文】井边的青蛙(世界)

【同义词】透过洞看、坐在井里看天

【反义词】消息灵通、东海之龟

【解说】井底之蛙是指井底之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。 比喻目光短浅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秋水》:“井底之蛙不能与海对话,其所限(限)于虚空(所居处)”。

【成语故事】

一口废弃的井里住着一只青蛙。 有一天,青蛙在井边遇见了一只来自大海的巨龟。 青蛙对乌龟夸道:“你看,我住在这里多幸福呀!有时我高兴了,就绕着井栏跳一会儿;累了,我就回到井边,睡在砖头旁边。”洞一会儿。或者直接露出脸来。头和嘴,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:或者在软泥里散步,也很舒服。看看那些虾和蝌蚪,没人能跟我比一下。而且,我这口井的主人在这口井里很自由,你何不经常来井里享受一下呢!” 听了青蛙的话,乌龟很想进去看看。 但还没等它的左脚完全插入,右脚就被卡住了。 它连忙后退了两步,把大海的情况告诉了青蛙:“你见过大海吗?大海浩瀚,却不限于千里;大海的深度,也不限于千里。”脚。古代十年有九洪水,海水涨不高;后来八年有七年大旱,海水不一定涨。浅多了。可见大海不受干旱和洪水的影响。生活在这样的大海里,那才是真正的幸福!” 井里的青蛙听了乌龟的话井底之蛙的道理,惊讶地呆在原地,没有再说什么。

免责声明
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、专业及发布的图片、内容,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,仅用于信息展示,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大家都在看

天津社科院研究员: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

天津社科院研究员: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

据研究,重阳登高源于山岳崇拜,宴饮源于庆贺丰收,所以自古以来,社会广泛形成登高远眺、秋游观景、吟咏骋怀、佩插茱萸、亲朋赏菊、饮菊花酒、吃重阳糕等
2024-02-05
(成语故事)一孔之见、坐井观天

(成语故事)一孔之见、坐井观天

​【成语】井底之蛙【拼音】jǐng dǐ zhī wā【英语】frog at the of a well ( of world)【近义词】一孔之见、坐井观天【反
2024-02-05
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 (学生习作)耿立(第六期大师班学员)

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 (学生习作)耿立(第六期大师班学员)

指鹿为马秦二世的时候,宰相赵高野心勃勃,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。可是他担心朝中大臣不服,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任他摆
2024-02-05
2024年南阳私立高中有哪些南都中学、元培中学

2024年南阳私立高中有哪些南都中学、元培中学

2024年南阳私立高中有南都中学、成达中学、元培中学、开元高中、泽润高中。每个地区的高中学校是比较多的,大家想要在众多学校中
2024-02-05
意大利数学家虚数的由来,你知道吗?

意大利数学家虚数的由来,你知道吗?

在数学中,虚数就是形如a+b*i的数,其中a,b是实数,且b≠0,i²=-1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详细内容,一起来看看吧!虚数定义在数学里,将偶指数幂是负数的数定义为纯虚数。
2024-02-05
赵高指鹿为马的意思是是非颠倒、混淆黑白

赵高指鹿为马的意思是是非颠倒、混淆黑白

指鹿为马,是赵高的夺权策略我们都知道指鹿为马的意思是是非颠倒、混淆黑白,两千多年前的赵高,为什么要演出这样一
2024-02-05
什么是虚数单位?单位,你还不知道?

什么是虚数单位?单位,你还不知道?

大家好,小空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什么是虚数单位,什么是虚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在数学里,将平方是负数...
2024-02-05
选择技校的五大标准,你知道几个?

选择技校的五大标准,你知道几个?

初中生上什么技校好-选技校的五大标准近年来,国家对职业教育大力发展,为此出台了很多政策,职业教育的招生也呈现上涨的趋势,但是,很多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还是很迷茫
2024-02-05
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-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(含解析)

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-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(含解析)

氢氧化镁是沉淀吗化学好教师给大家分享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-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(含解析),文末可下载!一、单选题1.下列图像
2024-02-05
北大青鸟IT学校的费用是多少?学费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

北大青鸟IT学校的费用是多少?学费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

北大青鸟IT学校的费用是多少?学费一直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。北大青鸟计算机培训学校的学费与学生所学课程的内容有关。学校提供软件开发,网络工程,云计算,大数据
2024-02-05